即使拿到了国外录取通知书 也请小心说话
在现在的形势下,美国对于留学生的安全性检查力度加大。社交媒体成为检查的重点,毕竟这直接体现出一个人的意识形态,甚至可以推断出一个人的隐私信息。《芝加哥论坛报》公布了一项针对43所美国大学招生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67%的学校表示他们在招生过程中会Google申请学生的信息,86%的学校表示查看了申请学生的社交媒体账号。
很多不检查社交媒体账户的招生官并不是觉得不重要,而是认为联邦在入境时的检查已经足够了(说到底还是检查过了)。另一方面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开始自我检查和修饰,看来小伙伴们“反侦察”意识也在逐渐加强。
2017年至少10名已经获得哈佛大学录取的新生因在社交平台发布极端言论而被取消入学资格。今年六月,已被哈佛大学录取的Kyle Kashuv因种族歧视言论被曝光,失去了入学机会。每年我们都能看到哈佛拒收或者取消学生的入学资格,对言行不当的高材生真是绝不手软。
如果录取的学生曾发表不当言论,很容易引起大众对学校声誉的质疑,也难怪大学们会对申请者的社交媒体上心。所以不要以为收到录取通知书就能高枕无忧,“言论自由”不等于“信口开河”,要从我做起,拒当键盘侠。